|
||||
|
||||
2025年8月,水電一局六公司的建設者們,以參建14個重大工程項目的成就,為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獻禮。16年來,他們用汗水與行動為自治區建設添磚加瓦,成為雪域高原發展歷程中不可或缺的奮斗力量。 初上高原:一場與雪域的約定 2008年3月15日,水電一局六公司的第一批建設者踏入西藏山南地區加查縣,這里是他們在西藏承建的第一個項目——省道306線加查至曲松段公路改造整治工程D標段。 在極端艱苦的環境中,團隊成員以鋼鐵般的意志開啟了長達16年的建設征程。他們不僅優質完成了公路建設任務,還在同年12月承接了藏木水電站建設管理營地場平及市政道路工程,在雪域高原扎下根基。 堅守極地:從高原天路到生態魚道 在西藏從事工程建設,團隊需要克服海拔高、低氧、極端氣候、復雜地質、物資運輸難、有效施工期短的挑戰。 2009年3月15日,隊伍進駐西藏山南地區加查縣,先后承擔藏木水電站場內公路及右岸纜機平臺開挖支護、魚道工程壩上下游段、消力池修復和扎曲果多水電站消力池修復等一系列工程任務。 “好多人剛下車就嚴重缺氧,但沒人打退堂鼓。設備靠人扛,圖紙靠人畫,再難也要站穩腳跟?!币晃辉缙谶M藏的老員工說。 2016年8月,隊伍投身拉洛水利樞紐及配套灌區工程魚道單項工程建設,并于2019年11月優質高效完成全部施工任務。 拉洛水利樞紐工程登上央視《焦點訪談》特別節目《雪域高原譜新篇》。其中,由水電一局六公司承建的魚道全長2194米,于2023年以“最高海拔的魚道”榮獲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。項目通過科學水力學設計顯著優化水流條件,有效協助高原魚類洄游產卵,極大促進了水域生態保護,也為高海拔地區過魚設施的建設積累了重要技術經驗。 攻堅克難:高原上的“硬仗” 注重環保,是一局人始終恪守的工作鐵律。 2014年6月,在承建藏木水電站魚道工程壩上下游段工程項目中,團隊始終堅持綠色環保理念,嚴格實施生態保護措施,最終建成一條守護江河生態、延續生命脈絡的“生命通道”。該工程先后榮獲2018-2019年度國家優質工程獎,2018年度中國電建優質工程獎,以及2018年國家優質工程——藏木魚道檔案管理優秀案例獎等多項殊榮。 2015年1月,西藏自治區索朗溝嘎堆水電站土建、機電及金屬結構安裝工程開工建設。建設者們攻克技術瓶頸,引水隧洞七百多米的水頭落差,展現了設計者與施工團隊的智慧與勇氣。該工程榮獲2019年度中國電建優質工程獎。 2016年11月,團隊挺進平均海拔4500米的那曲地區,參建西藏首個地下廠房式水電站——金橋水電站地下廠房土建施工、機電及金屬結構安裝、閘門及攔污柵制造安裝工程。金橋水電站是國家無電地區電力建設“十二五”規劃的重點項目,也是西藏自治區惠及民生的重點工程。該電站于2019年建成投產,結束了當地長期缺電、無電的歷史。 2021年6月,NQJD水電站“三通一平”工程Ⅰ標段啟動,其中尼且卡隧道全長1827米,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,地質復雜,V類圍巖占比超85%,地下水豐富,施工難度極大,被譽為“在豆腐上打洞”。建設者科學調整工藝,強化技術措施,先后戰勝塌方30余次、涌水17次,實現“零傷亡”,創下海拔4000米高原上以V類圍巖為主導隧道提前26天貫通的佳績。 扎根雪域:建設與責任同行 2018年,嘎堆項目黨支部積極響應中央扶貧戰略部署,主動融入地方發展,投身脫貧攻堅戰。在一次走訪中,黨支部書記了解到,有戶家庭的女兒正在西藏大學讀大一,家境困難。他當即決定:資助這個孩子,直到她大學畢業、走上工作崗位。這一幫,就是三年。 這段跨越山海的幫扶故事《拉姆的心事》,榮獲國務院國資委2020年度國有企業優秀品牌故事;另一部作品《再唱山歌給黨聽》,也入選“央企奮斗者慶祝建黨100周年網絡文藝匯演”,并在國家和省部級新媒體平臺廣泛傳播。 自投身西藏工程建設以來,水電一局六公司積極吸納當地勞動力,已累計為藏族農民工提供就業崗位500余個。同時,連續多年面向招聘西藏籍高校畢業生,助力一批又一批藏區青年穩定就業、成長成才。 16年風雨兼程,從一條路到一座座電站,一局人以腳步丈量雪域,以實干助力發展,以堅守詮釋擔當,在雪域高原留下了深深的一局印記。未來,他們仍將繼續在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,續寫更多閃耀著奮斗光芒的一局故事。 |
||||
【打印】
【關閉】
|
||||
|